江蘇揚州慶峰集團:專跟“三廢”過不去
“由我們慶峰集團投資4000多萬元研發的谷氨酸發酵廢液噴漿造粒的煙氣處理技術和裝備研究項目近期通過了國家專家組驗收。該煙氣處理技術攻克了世界環保難題,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在慶峰集團董事長張元慶的辦公室里,張總談及此項國際領先技術,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誰曾料到,一個七十年代改制過來的村辦農機修配廠,如今卻能榮登世界頂級技術寶座。
邗江企業——立誓攻克世界難題
慶峰集團組建于2008年8月8日,前身是創建于1978年的揚州市化工設備廠(揚州慶松化工設備有限公司),當初只是一家瀕臨倒閉的村辦企業。當年在外學徒做鈑金工的28歲的張元慶,回來后在這家村辦企業做起了學徒工。在張元慶這一幫年輕小伙子的拼搏下,企業逐步恢復“元氣”,1983年、2001年企業歷經體制改革,成為名副其實的邗江化工設備民營企業。
經過30年的發展壯大,慶峰現已成長為集環保工程、化工工程安裝、化工設備制造、環保工程設計研究、化學工程設計、鋼鐵銷售、房產開發為一體的跨行業、跨領域的企業集團。
從事環保化工工程的集團,對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又酸又臭的工業尾氣一度感到“力不從心”,化工企業只要開機生產,煙囪里的黑煙能拉出方圓幾十公里,這一股股黑煙里含有大量氣體雜質,腐蝕性極強,整座城市就被籠罩在黑幕之下,這尤其成為困擾味精行業的一大環保難題。要發展必須要有突破,慶峰董事長張元慶決定要攻克這道世界難題。他與山東某學院聯姻,集結一批國內知名專家為技術骨干,形成了一支具有豐富理論和實踐經驗的高新技術研究開發隊伍,使集團具備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
新設備實現——年減排廢氣30萬噸
走進廠區,映入眼簾的是小橋流水,假山美景,不遠處大型吊車正在上空運行,車間里電焊機火光閃閃,機聲隆隆,讓人分不清這究竟是一座繁忙的工廠,還是一座雅致的花園。就在這花園式的工廠里,三年來的刻苦攻關,慶峰投資了4000多萬元的研發費用,終于研制生產出了一臺最新的煙氣處理設備。
為了使客戶相信自己的產品,慶峰提出免費使用設備,沒有效果無需付費。內蒙古一家味精集團在使用慶峰的設備后,奇跡出現了,原來煙囪冒出的長長“黑龍”不見了,廠區周圍也沒有以前的那種難聞的氣味,而經過設備處理后的“廢料”也變廢為寶,企業一年還可賣5000多萬元。用慶峰集團的話說:“該技術解決了味精行業產生的煙氣污染問題,若在全行業推廣,將大幅度減少煙氣中的有機物的排放,可實現年減排量30萬噸以上。”
高科技給企業帶來了高效益,慶峰的產品贏得了一個個大額訂單。內蒙古一家企業一口氣就向慶峰訂購了12套處理設備,高科技產品使味精行業企業實現了“零污染”,企業也因此效益大增。甘肅、河北的訂單紛至沓來,通遼梅花公司1000多萬元訂單最近再次拍板敲定。
眼光投向——國際“大蛋糕”
幾十年的發展路程,使慶峰集團立足于硫酸產業、焦化煙氣凈化、化工、壓力容器設備的制造安裝,盡管慶峰集團是全國硫酸設計制造安裝的排頭兵,企業已做到相當的規模,但慶峰人感到市場的潛力仍然很大,特別是冶煉尾氣中硫回收制酸,如果多回收一噸酸,大氣中就少一份硫,酸雨及自然災害就會相應減輕,氣候就會形成良性發展。
品牌是企業國際化競爭的生命。對此,集團對原有的核心產品再細化研究、完善改進,從設備性能上、結構上、材料、制造工藝等方面創新改進,使之更加合理、經濟。一段時期以來,集團董事長張元慶一直在思考著,僅僅國內市場已難以滿足慶峰發展的需要,慶峰必須走國際化發展道路,把市場向海外擴張,搶占國際“大蛋糕”,這就是慶峰人的新的戰略目標。